返回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2/2页)  苏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次疟疾流行,给杭州敲响了警钟。    苏轼考察了地理后,上奏朝廷:“运河失湖水之利而取给于江,潮水游河,泛溢阛阓,三年一浚,为居民大患,六井亦几废。”    “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    “浚茆山、盐桥二河,以茆山一河专受江潮,以盐桥一河专受湖水,复以馀力修治城中诸井,民获其利也。”    高滔滔同意,苏轼便立即开始以工代赈,救荒之馀,复行工役。    经过这次整治后,西湖最终变成了后世所见的模样,成了一个城市的大后花园。    长堤造成,南北径十三里,植芙蓉、杨柳于其上,望之如画图。    杭人将这条堤称为“大苏堤”,将之前苏油修建的那条通往西湖书院的堤称为“小苏堤”。    杭州的人居环境更加宜居,如今也渐渐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苗头。    救灾完成,医院修好,大苏的日子就闲了下来,将自己每天需要处理的公事写在新版挂历之上,当晚勾消,故居多暇日,可从诗酒之适。    在京师的秦观非常羡慕,写诗夸大苏“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    但是完全没事儿是不可能的,寻常坐衙当班还是要的。    结果坐出了好多雅事儿。    有一天都商税务押到一个逃税人,却是从南剑州来的乡贡进士吴味道。    赃物是两个超级大包裹,上面写着封呈京师苏侍郎宅,落款是苏轼的头衔。    大苏就问吴味道卷内何物,吴味道胆战心惊地说道:“今忝冒乡贡,乡人集钱为赴省之赆。于是花了百贯,买了三百端建阳纱;因计担心沿途扣税,到了京师不存一半。想着当今负天下重名而爱奖士类,惟使相、内翰与侍郎。纵有败露,必能情贷。于是假先生之名,缄封而来;却不料先生刚好按临杭州,露馅了。”    大苏考证了是实情,笑呼掌牋吏将赃物退还给吴味道,换题新衔,亲笔在上面写上:附至京东竹竿巷。    然后有写了一封给苏辙的私信交给他:“这回是真的了,麻烦前辈顺便带封信。”    又有一天,有人诉讼负绫绢钱二万不还的,大苏呼至询之,欠账人说道:“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固负之也。”    大苏判明情形,说道:“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不一会而欠账人将扇子取来,大苏挑选出白团夹绢二十扇,就朱红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交给扇工:“卖得钱后,先把欠人家的账还了。”    扇工抱扇泣谢而出,才过府门,好事百姓一哄而上,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空而不得者,空懊恨不胜而去。    扇工立马就把钱还上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还有与宗教界朋友打机锋,与文学界朋友论诗词,与文艺界美女们关系也是良好。    路过京口的时候,林子中作太守,宴请苏轼,正好宴会上有营妓期满,郑容求落籍,高莹求从良。    林子中说道:“夫子在此,风流判词,该由他来下笔。”    大苏索笔笑道:“当年小幺叔引《诗经》在杭州为周南出籍,士林传为雅事,我也效法一回吧。”    乃作《减字木兰花》书牒:“郑庄好客,容我楼前先堕帻。落笔生风,籍籍声名不负公。高山白早,莹骨球肌那解老。从此南徐,良夜清风月满湖。”    这词每句的首字合起来,就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个字。    坐客尽皆称绝。</p>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