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关于于深夜投毒(第2/3页)  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给他们准备了一些夜宵。”沈潇云看大家似乎都误会了,便出声解释。

    “只是偶尔有特殊情况会做夜宵,一般情况,农家乐这边是不做夜宵的。夜宵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而且我们这边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一觉睡过去,倒也不觉得饿。”

    沈潇云在跟网友们聊天,坐在旁边的游客们有时候也会听一两句,一个是因为好奇,还有一个是因为他们挨的近,想不听都不行。

    突然听到沈潇云说,买的冰箱和太阳能热水器居然是步行搬运回来了,一时间震惊的不行,满是不可思议。

    他们可是很清楚从桃花镇到云水村有多远啊,光是摩托车骑过来,快的话一个半小时,慢也要两个小时,期间山路起伏,有时候遇到窄小一点,或者有坑,有坡的地方,还必须下来,推着车子走

    这一趟下来,没有百来里的路,其他也有七八十里了吧,他们完全不敢想象,像冰柜冰箱这种大物件的东西,一路从那么远的地方运过来是何种的艰辛。

    而且太阳能热气器,那些发热管又多,一不小心就会坑碰到

    “主播,真的是走回来的啊”游客们惊的是连酸辣粉都顾不得吃了。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就是充满了不可思议,这也是第一次让他们切身的感受到了云水村交通运输的不便,以及这边的贫穷跟落后。

    村里人过的真的太不容易了。

    “嗯,是啊,没办法只能如此。像村里要是有人买电视,或者一些大的家用电器,就是靠人力搬运回来。”可能是因为在这种环境里长大,沈潇云虽然也觉得很辛苦,倒是没有游客们那么震惊。

    “以前条件比现在更不好,买不起车子,就连家里有一辆自行车那都是极为奢侈的一件事。能买个电视回来,开始靠两个人用床单裹着,用扁担挑着走回来。现在虽然是苦了一些,可比以往要好很多了,起码有个车子借力。”比起这些都算很好了,那个时候,山路虽然打开,可村里人想要换一点钱,就得赶着牛,托着一些粮食去镇子上换钱。很多人想一次多带一些出去,就出动家里的人力,背着厚重的袋,一步步扛着走出去,中途会歇歇,那个时候出去一趟可不容易,每次出去卖粮食,简直就是要人命。

    好在这些都在慢慢变好,村里人对这些变化也很满足。

    游客们被沈潇云的一番话震惊到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这回我真的佩服你们村里人了,说实在话然我每天走几里路我脚都痛,他们居然一口气从中午一直走到晚上,中间估计也不停歇吧。”

    “我记得我姥爷那会儿也很辛苦,就是想到外面搞副业,没车子,就是靠走,我姥爷说身上没有钱,又怕遇到坏人,他是一直走着,连续走了两天没合眼,他说他走了快两百里路,到了一个市里朋友家。那个朋友家里也穷,但是到了给他煮了一锅茄子粥,一大锅,我姥爷说他一个人把那一窝茄子烧的粥全部吃光了,然后睡了三天才醒。”

    那位游客就坐在沈潇云的对面,见大家都在默默的听,就继续往下说道“我有问我姥姥,我姥姥说是真的,因为我姥爷后面又自己走回来,我奶奶说布鞋走烂了,姥爷就自己编草鞋。不过他们走路多了,习惯后,步子跨的大且快,一个小时能走好多路,不像我们这样慢吞吞的”

    “对,常年干体力活,且长期负重的人,走路比我们正常人要快很多。”沈潇云对此也是赞同的。

    “我以前在学校跑步什么的,还算可以,可能是因为我经常干农活”沈潇云回忆道,尤其是上了大学,他觉得外面的比乡下一下孩子身体体能还算有差距的。

    读小学那会儿,他跑步虽然也是遥遥领先的那种,但是不会很突出,可到了高中和大学,那一跑起来,还没开始,就把人甩的老远,后面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