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下不出蛋的母鸡(十六)(第2/3页)  窃香(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杨大江只推说没有细问,要去打听了才知道,其实是怕自己表现的太明显,被苗氏发现动机不单纯。

    另一头,晚香对杨大志的讨好一直采取的是冷淡的态度,杨大志又是个口笨舌拙的,便一直僵持着。

    隔了一天,王长安又来了杨家一趟,晚香跟他出了趟门。

    这是两人早先就约好的,做胭脂需要准备材料和工具,晚香对外面不熟悉,还得弟弟陪同。

    谁知出了村,又看见了古亭。

    听了王长安的解释才知道,他是怕晚香要买的东西镇上没有,可能会去县里,古亭因为经常去县里,比王长安要熟悉。

    之后过程不必细说,也多亏古亭跟了过来,因为晚香最后想买的装胭脂的小瓷盒,她和王长安都不知道哪儿有卖。可古亭却很老马识途地领着他们去了一家很偏僻的铺子,价钱也不贵,关键是对方还散卖。

    至此晚香手里银钱全部花光,还把王长安攒的一百多文也给用。

    “古亭你怎么知道这家铺子有卖这个的,还跟掌柜的认识,若不是买到了,我本来还打算找木匠,看能不能做出来。”走出铺子,晚香难掩欣喜道。

    古亭的神色很平静“我经常来县里卖猎物,认识几个朋友,跟他们打听过。”

    在此之前胭脂盒是晚香让最担心的东西,她是世家女自然明白外在的重要,里面的东西再好,外面的盒子不行也卖不了什么价钱。

    可胭脂盒这东西,要么是木的,要么是瓷的。

    木的漆好雕工好,价格都不菲。瓷的限于要开窑烧制,开一次窑肯定不可能就烧几个,而是大批量,一般都是某家胭脂铺子直接定制花样,所以能买到散卖的,对晚香来说真算是意外之喜了。

    “等东西做成后,若真能卖出钱,到时我就找这掌柜专门开窑烧一批,自己定花样。”晚香有点兴奋道。

    古亭看了她因为兴奋而显得嫣红的脸颊一眼,垂下的眸子中划过一抹笑意。

    回程的路上,因为想买的东西都买到了,三人格外显得高兴。

    之前的路上就商量好了,因为做胭脂也需要地方,最合适的地方莫过于那间山中的木屋,刚好离采花的地方也近,于是三人就说好明天一起上山。

    唯独就是太麻烦古亭了。

    晚香本来想说些感谢之言,可每次开口古亭就冷着一张脸,再多说晚香真觉得侮辱了这个面冷心热的少年,只能想着若胭脂真能卖出去,到时候三个人每人都分上一份不提。

    第二天王长安又来杨家接晚香。

    对于王家人频频接晚香回娘家的行径,杨家人只当是王家终于知道心疼女儿了,在跟杨家抗议,故意做脸子给杨家人看,倒也没往别处想。

    可以想见杨大志是很郁闷的,从他这两天有些坐立难安的样子就能看出,而苗氏则全然是怒中火烧的状态。

    她三个儿媳妇,还没有哪个敢像这样打过她脸。同时也给了她一种,以后王香儿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好压制的感觉。

    她本就不喜欢王香儿,之所以能容着她是因为她老实听话,现在连最后一个优点都没了,可想而知她心理状态。

    尤其杨大江还总是有意无意从中挑唆,频频提起那个小寡妇,和那十亩上等地。在一次王长安又一大早把晚香接走后,苗氏把儿子叫了来,说要见见那小寡妇。

    杨大江领了话去办事,又有马丁黑从中推波助澜,相看的事很快就定下了。

    而这边杨大志浑然不觉,马上临近秋收,最近地里的活儿特别多,他又是个干活老实不偷懒的,还在琢磨等忙过这阵一定要求得媳妇原谅,殊不知他老娘和弟弟已经在琢磨着给他换媳妇了。

    连着多日,晚香就忙碌在进山出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