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第13章(第2/3页)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膀,宽慰道:“怎么不可以和大唐一样?”

    “八旗子弟的勇武善战,本身就是一大优点。一个国家,偏文过于弱,偏武失于智,大清国要文武并行。朕听说有宗室子弟在国子监妄自尊大,失于教育,这是不对的。”

    “说起这个事儿,奴才也觉得需要改变一下宗室子弟的教育问题。若是这样下去,他们不光没有学到汉学精髓,还把我们满人的崇武精神给丢了。”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小顺治并不想这些人将来都变成天天遛鸟斗鸡的纨绔,“朕琢磨着,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大了,既然他们专注习武,那就不要改变了。在各个旗另建幼官学,教育六岁以上的蒙童。正好他们就近进学也方便。”

    多铎眼睛一亮,“皇上这个主意好。奴才家里的几个小子正好都丢过去。八旗子弟的勇武善战不能丢,打小儿培养最好。”

    “要严格教学。没有武力,再好的东西也守不住,八旗子弟的传统要保留。学汉学精髓,但不要把自己变成汉人,更不要学成那些古板的老学究。须知我们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采。至于教学的书籍,就用满汉蒙的白话文写。”

    小顺治虽然因为他爷爷的影响喜欢研究古文,又在这个时代学了这么多年,但他更习惯白话文,“比如那些浅显易懂的秦汉诗词歌赋,乐府民歌,不是很好?经典传承几千年不衰。不要觉得白话文就是没有学问。写书就是给人看的,写的那么晦涩难懂作何?”

    多铎听了皇上的说法,觉得浑身舒坦,“皇上说的有道理,奴才就喜欢看前朝的那些白话本儿。省心,有趣。”

    小顺治发现他有兴趣,友好地推荐,“你若喜欢可以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这些开始看。前朝的话本儿,朕觉得冯梦龙的最好,最有趣儿。”

    “文里面嬉笑怒骂皆是人生道理。比如钱谦益的妻子柳如是,吴伟业的恋人卞玉京,都是出身风尘却风骨凛然。”

    提起钱谦益,多铎同样觉得钱谦益作为一个男子事到临头输给一个女子,非常的那啥,“奴才的福晋也说那位柳如是夫人可惜了。”

    小顺治笑了笑没有对此事做评论,两个人又聊了一些如何交好汉家文人,如何让八旗子弟保持住这股子“勇武善战”的事儿,多铎自是去忙乎,他端坐在画架前,画画的右手不知不觉地变慢。

    明朝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驱除鞑虏,安定四方”的功高伟业,文武并行治国,“土木堡之变”后强大的文官集团,文高武弱,然后就是无法遏制的官商勾结,国库空虚,小顺治在心里长长地叹息一声,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初都是好的。

    再想着他今儿脚踩在江南的土地上的感觉,更是心情复杂,眼里抑制不住地露出一股深沉到海底的怀念。

    不管这是哪一个时空,不管他缘何会来到这里,不管这里有没有他的先人,这都是他的家乡,是他永远也忘不了的地方。

    他如何能看着它在满人的蛮横暴力下,在儒家的畸形道德暴力下衰落颓败,遭受后来的灭顶之灾,百年国难?他又如何能让对他付出信任和忠心的八旗子弟,变成曾经历史上的样子?

    总是要努力再努力地,让他上辈子的亲人,这辈子的亲人都过得更好。

    这幅夕阳下的海鸟图在小顺治这番自我激励的心情下,自然还是温暖的,活泼的。鳌拜眼见皇上画完了画儿,走上前来帮他收拾好。

    两个人坐在甲板上看落日,小顺治笑地了然,“可是不明白?”

    “奴才一个粗人,没读过多少书。”鳌拜赫然。论打仗,他闭着眼睛都会,可是论皇上讲来的那些道道,他却是越听越糊涂。刚刚听了多铎转述的皇上的话,他更是一头雾水,“咱们是华夏大国,大清国,不是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