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第 44 章(第2/3页)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的接待事宜,然后小顺治在豫亲王离开后铺开最新绘制的大清疆域图,细细地研究。

    西藏青海那边尽可能地保持现状,“走西口”的民族融合可以把绥远一带固定下来,“闯关东”的民族融合可以把东北一带固定下来,但是下西洋的这批人所在的南洋群岛,却是因为海洋相隔和其他国家的阻挠--很难融合进来。

    耳边好像又听到了那首自由舒展、高亢嘹亮的“信天游”;那首无奈中透着苍凉,失落中夹着苦涩的《走西口》。说是带着憧憬走西口,可是背井离乡讨生活岂是那般容易?更何况是在乱世中被迫越洋过海求生存的下南洋。

    小顺治在心里叹息一声,把大小琉球和新安县、长崎岛那一带划了一个圈儿,然后望着被葡萄牙和英吉利殖民,以及几位苏丹王控制的马来群岛,静静地思考。

    满汉蒙几位重臣得知皇上终于要对南方动手,都是摩拳擦掌的兴奋异常。南方的锡矿,南方的黑茶产地,南方的港口……不管哪一样都让他们心动不已。就连平时讲究仁爱天下保守治国的汉家人也是满怀期待。

    与其看着那些地方被欧洲人殖民,不若划拉进大清的地盘。

    大臣们斗志昂扬地准备着小阿哥们的满月礼,周密地计划着明年的水师、粮草、地方官的调动事宜。嘎尔迪开始配合着无为山人、太医们的嘱咐恢复练功。三位小阿哥自然也都感受到了山庄的气氛变化。

    说好了亲自照顾他们一个月就是真的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家里的亲阿玛,做了什么决定让大臣们这么兴奋?

    小阿哥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外祖父一伙人的到来,喀尔喀的划旗而治能让他们这么激动。可是按照他们这还不到满月的年纪,能偶尔听到一两句朝堂上的事儿已经是难得,如何能知道具体什么事儿?

    在大阿哥和三阿哥的闹腾下逐渐被断了亲额涅的奶水,只吃奶嬷嬷奶水的小阿哥们顾不得自己还是光屁股的伤心努力地吃奶想要早日长大。刚刚因为可以放心地洗澡沐浴浑身舒畅的嘎尔迪发现这个情况,有点儿小小的伤心。

    想不通就不想只当阿哥们是“孝顺亲娘”的她一边和宫人一起给吃的太饱打嗝的小家伙们轻轻地按肚子,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他们的名字的事儿。

    最好还是用“福”字。皇上和三个小阿哥,将来再生一个小格格,就是“五福齐全”,多好。

    午膳过后因为小阿哥们都在睡觉难得两个人一起散步消食,小顺治听了媳妇的提议真的是惊呆,“宗室皇亲里面有很多可爱的小格格,梓童看喜欢哪一个认个干女儿?”

    嘎尔迪疑惑不解,“皇上有很多姐妹,我也有很多姐妹,皇上不用担心,我们会有香香软软的小格格。”

    朕不是担心,不,朕当然担心。奈何不管他怎么“担心”他也不好和媳妇说这些,“太医说梓童这次生产后要好好地保养个一两年至少。正好西藏那边最多也就还能坚持个两年,梓童不是一直想去亲自打西藏吗?”

    一点儿也不想要“第二胎”的小顺治对媳妇循循善诱;一心要给皇上把西藏打下来喝酥油茶的皇后娘娘果然因为“打西藏”心动,脸上的神色犹豫不决,“那就等到--打完西藏再生第二胎?”

    “到时候再说。”反正至少还有三四年的时间确定要不要生“第二胎”,满心无奈之下秉持着能拖就拖原则的小顺治想到媳妇刚刚提到的,按照“福”字起名字的事儿,笑了出来,“几位皇叔也是这个意思,小阿哥们这一辈都用‘福’字。”

    作者有话要说:  绥远,呼和浩特。

    “口”原指明长城的关口。其中两处最重要,一是河北省的张家口,称为东口;另一个是山西省右玉县的杀虎口,称为西口。明朝和蒙古一开始是禁止往来的,后来通关互市加上中原大乱,北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