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40、帝王(第1/3页)  回到明朝当太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景帝和汪舜华醒来的时候,都感觉到浑身酥麻。

    真的是太过了。

    汪舜华注意到自己身上深深浅浅的印记,也没办法忽视景帝身上深深浅浅的印记。结婚四年多,她第一次发现,温文尔雅、严肃不苟的丈夫居然也会有这样放浪形骸的时候。

    可是她又能好的到哪去?

    也许他们都需要好好庆祝一下,发泄一下。

    景帝注意到妻子的含羞,这么些年了,孩子都有了两个,他们彼此越来越熟悉,越来越默契,也越来越淡然,却没有想到,居然还能有新婚之时都没有的激情。

    烈火烹油。

    汪舜华拿被子遮住自己的身体,景帝却肆无忌惮的上下其手,直到她满面羞红,这才在脸上留了个红印子,我去上朝了。你昨晚累了,再睡一会儿。

    景帝浑身舒泰的去上朝,继续料理后事。

    重点仍然是军事。

    脱脱不花王遣使来朝,胡濙、王直、陈循等言:脱脱不花王本与也先俱来犯边,今乃遣使入贡,愿容纳之。依例赏赐遣回使,也先知彼潜求和好,不无怀疑。此亦离间之一端也。

    景帝听了,只要不是刀兵相见就好了。

    那么接下来首要的是停止宗室诸王勤王兵。当时命令宗室组织人马勤王,实属不得已,现在趁着敌军退去,人马尚未集合训练形成战斗力赶紧解散,否则说不定又是藩镇割据的前兆。其他永平、辽东等处勤王兵也要停了。

    刚刚起复的大理寺丞薛瑄不识时务的说,宜择各王最贤者三二人,召来参预大议,匡辅圣明。

    景帝连忙摆手,不用,朕有诸贤卿辅佐就行。

    ——开玩笑,现在把这些人放到北京来指手画脚,说不定就结党营私团团伙伙了。

    年过六十的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人。永乐十九年进士,居官二十四年,刚直不阿,执法如山,政声卓著;当年他因得罪王振入狱,仍然泰然自若,手捧《周易》诵读。通政史李锡赞叹:“真铁汉也!”王文主审提问,薛瑄斥责:“你身为御史长官,自当回避,安能问我!”羞得王文无言答对。薛瑄蒙冤,震动朝野,就连王振的老仆人也为之痛哭不已。王振见众怒难犯,只好退让。后经兵部尚书王伟等上抗疏申救,才免了死罪,削官为民,放回故里。

    ——前些时候查抄王振家族,这个老仆人论理也应该问斩,只是薛瑄名气太大,当年的事情闹得也不小,金英就曾经赞赏:“南京好官,惟薛卿耳!”他在景帝面前提了一嘴,景帝也就同意法外开恩,饶恕这个老仆人及其家眷死罪,只是发配;后来薛瑄起复,又替恩公说情,于是赦为平民,薛瑄派人接来养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薛瑄不仅是个光明俊伟的清官,而且是当时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门徒遍及北方,蔚为大宗。隆庆五年九月,从祀孔庙。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

    与此同时,还要继续严打王振集团,当然党羽都死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为被王振害死的人平反昭雪:翰林院侍讲刘球为翰林院学士,谥忠愍;故永丰县知县邓颙为光禄寺少卿,谥恭毅,各遣官赐祭,命祠于乡郡。

    其他有功的要赏,年限到了该升官的要提拔;那个候选知县单宇,字时泰,号菊坡。江西临川人。正统四年进士,除嵊县知县。因对下属要求甚严以致被诬告入狱。真相大白后,调任诸暨知县,遭丧,服除,待职京师,上疏请罢监军内官,又奏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