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第 139 章(第1/3页)  贵女难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七天后, 庄煜率领十万大军前往北疆,元安与太皇太后在城墙上目送大军远去。

    这七天里,庄煜和元安并没有机会互诉依依不舍之情,庄煜要清点兵将和粮饷, 短短七天时间其实是不太够用的,元安半夜惊醒时身旁还是一片冰凉, 庄煜要不在城外大营要不就在东侧殿伏案。

    庄煜在城外大营时,元安夜半醒来时便让小茴掌灯,默写前朝岳将军留下的行兵手记。

    岳将军一生精忠报国,于战场上百战百胜,只可惜生不逢时,未遇明主,最后也没能善终。

    这本手记是岳将军毕生兵法谋略心得所在,沈国公无意中所得, 如获至宝, 沈国公直言自己的赫赫功绩皆源自岳将军的这本手记, 这自然是沈国公自谦, 但是岳将军的手记确实是举世罕见的奇书。

    元安出嫁时带了不少珍贵的古籍, 唯独与兵法相关的书一本没带, 好在岳将军的手记她熟记于心,便想在庄煜出发前赶出来。

    元安将手记交给庄煜时, 庄煜惊诧不已, 他这一辈子最敬佩的就是前陈岳将军, 他只听说过岳将军留有一本手记, 却从来没有见过,没想到竟然在沈家。

    元安将手记交给庄煜时说道“这本手记来自我母国娘家,愿夫君善用此书,大败蛮族。只有一点,夫君务必要答应我。”

    元安神色郑重“如今三国呈鼎立之势,虞国拓跋衍我不了解,你和我大表哥都不是野心勃勃欲称霸天下之人,但是难保后世子孙不会有一统天下的想法。”元安顿了顿,继续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也是迟早的事,只是无论是你或是后世子孙,和尧国开战时都不能用这本手记,不然我就是母国的千古罪人。”

    庄煜沉默片刻,接过手记,指天立誓“我庄煜以我大舜两百年基业立誓,自我而始,若与尧国开战,绝不用岳将军这本手记”

    元安看着大军渐远,当着百官的面她不能失态,只能强忍着眼泪,手握得紧紧的,玉郎哥哥前线征战,她一定会守好后方,让玉郎哥哥没有后顾之忧。

    元安扶着太皇太后转身,正好瞥见立于百官之首的姚相神情得意,元安心中一凛,暗生警惕。

    庄煜此次若是能一举攻下蛮族,他必定威名大盛,届时姚相再要掣肘他就更难了,姚相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元安不动声色扶着太皇太后从城墙上下来,在百官的恭送声中登上凤辇。

    元安一路上心事重重,太皇太后以为她是因为庄煜要上战场才心神不宁,想到她和自己孙子新婚还不足半年,夫君就去了战场,也难怪她这般神思不属。

    太皇太后握着元安的手百般抚慰,元安不欲太皇太后因为这些没影的事担心,强打着精神和太皇太后说笑。

    元安隐忧在心,但是她也不能因为一个表情就去质问姚相是不是心怀不轨,只能让暗卫盯紧姚府和熙明宫,以防姚家和太后有异动。

    庄煜出征后,太皇太后便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理由,让元安搬去慈恩宫与她同住。

    姚太后果然如庄煜所料,想趁着庄煜不在大都找元安的茬,可是如今元安住在慈恩宫里,每次姚太后派人来宣元安,太皇太后立马就哼哼唧唧,不是说自己头疼就是说自己胸口闷,反正元安就是不能离开慈恩宫,一走她浑身哪哪都难受。

    姚太后若是强行要元安去熙明宫,太皇太后便直接把熙明宫的人轰了出去,一边哼唧一边说儿媳妇不孝不来侍疾,还不让孙媳妇照顾她这个病寡的老婆子,几次以后合宫议论纷纷,说太后待上不孝太皇太后,对下不慈皇后,甚至连宫外都渐渐传开了。

    民间也渐渐对太后有了些微词,老百姓都单纯的很,在他们看来,蛮族侵犯大舜疆土就是欺负大舜,也就是欺负他们这些大舜百姓,皇上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