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17(一捉虫)(第1/3页)  书香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县试开考日期是每年的二月初六,因谭氏祖籍在海门县,那些下场的子弟们需要提前回去,一般在上元节去文庙上香祭拜祈榜有个好名次后,就要出发赶往海门。

    上元节族学休沐一日,可正月十四这一日学堂的孩子已坐不住了。为应佳节之景,学堂的门头上早在几日前已挂起了两只大红灯笼。

    甲课舍的学长们开始在歇息室里清理自己以前落下的书册,因为无论县试府试结果如何,其中大多数的人将要离开族学到其它书院读书。

    “阿璇,明晚咱们一起赏花灯吧,你瞧那商街上挂出的彩灯,比去岁好玩多了。”

    “九哥,我也要去”

    一旁的谭璎听傅裕邀九哥明晚出门,眼眸一亮,立马精神振奋起来,上元节晚上商街上到处是人,爹娘不会同意他单独出门的,可跟着他们因有弟弟在身旁吵闹,实在无趣的紧,若与九哥一起,一定会应允的。

    “那咱们就一起去。”再节省时间,出去游玩一晚也有情可原,何况还是一年一度的上元佳节,到时一定特别繁华热闹。

    “二伯母,璎儿真的吃不下了,再吃就到鼻孔了。”面对着田氏不断往自己碟中夹菜,此时又盛了半碗汤圆放他面前,谭璎苦着脸,摆手讨饶。

    自己在家吃的饱饱的,是来叫九哥出门的啊,怎么上桌吃上了。

    “呵呵你这孩子,也罢,汤圆就不吃了,免得积食。你们出门别瞎往人堆里挤,让小厮跟紧着点,别凑热闹去河边学旁人放什么莲灯,白日里我已在文庙为你们都祈过愿”

    田氏看谭璎的逗笑模样,笑嗔着点了点他,见儿子也吃好了正拿起绢帕擦嘴,忍不住的再次叮嘱起来。

    “娘,您放心吧,我们怎么与那些才子佳人抢地方碍旁人的眼,我”

    “才老实几天,又开始混账起来”一旁的谭墨听幺儿小小年纪就言语不忌,把筷箸往桌上一拍,怒瞪着他训斥道。

    此时谭璎被其突然的动作吓了一跳,连忙看向被骂的谭璇。

    “爹,孩儿知错了,娘,我和阿璃只去看花灯猜灯谜。”

    唉,可能刚刚气氛太温馨了,让他一时忘了这是什么场合,连忙态度诚恳的低头认错。

    “快去吧,记得拿件披风备着,晚上天冷。”丈夫教导儿子时,她不好次次都反驳护着,只好出声让他们快些出门。

    “看我做什么,早都习以为常了。”察觉到谭璎在偷瞄着自己,谭璇回给他一个笑脸,表示对挨骂一事丝毫不在意,大概他爹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谭璎见其真的没受什么影响,放下心来,开始与其说笑起来。

    为了安全,俩人均带有小厮,弃车乘船去往与傅裕约好的文庙街,每年上元节时那里最热闹,花灯千树,焰火如雨。

    “少爷那好像是谭公子”站在石拱桥上负责等人的三福隔着如织的人群,瞅到谭璇与谭璎两人,兴奋的朝不远处正在看旁人用竹圈套花灯的傅裕叫道。

    此时傅裕正准备下手也玩上一把,忽然听到三竹的喊声。

    “阿璇,我在这”他并未离开摊位,而是转身踮起脚尖,冲三福所指的方向挥手示意。

    “想让阿裕过来怕是难喽,咱们过去瞅瞅到底什么好玩的竟把他的心都给勾住了。”

    两人个头不高,前后有小厮护卫着,钻过重重人群,向桥另一边迈去。

    待走近,看到一黑色的厚闱布围成的一个大圆周,四周站着不少看热闹的百姓,不时的朝圈中指指点点议论着什么。

    而傅裕手中拿着一把青竹做成的小竹圈,举起胳膊集中注意力用力向里掷去,几人已到他身旁竟也没有发现。

    见此情形,不用问也能猜出游戏规则是什么,看着只有两个巴掌大小的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