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第68章(第2/4页)  皇子妃奋斗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信,何允病势日渐沉重的事情,大半个月前就告知对方了。

    他还告诉了何泓一件密事,何信遣人监视黄河大堤,并连日召心腹议事。

    最近一封书信,刚离开河阴时发的,上叙,据探,何信等议事内容似乎涉及汉中。

    其实魏景并没有命人监视何信,所谓监视黄河大堤和议事汉中,也不能证实是否真有。不过证不证实无妨,他有需要,何信就是有了。

    庄延有些担心“主公,万一何信并无此念”

    何信若觊觎汉中,必会传信谷城羽先准备起来。而何泓却不可能没在何信一放眼线。一旦何信不配合,筹谋就要落空了。

    魏景微微挑唇“文珪放心,何信必会觊觎汉中。”

    他说得笃定,邵箐暗暗点头,何允都快病死了,汉中战略意义如此重大,何信不动心除非是死人。

    魏景随即问季桓“谷城有何消息”

    “禀主公,何泓一动作频频,何信虽不在,但其羽亦然。至今日,双方探子频频出入金牛道,最频繁时达一天十余次。”

    金牛道,益州连接汉中郡的官道。魏景很早之前,就往谷城放了探子,何氏兄弟为重点。

    魏景笃定“用不了多久,何泓就会有回信。”

    他特地去信何泓告知此事,等于自荐。而他本人在去年夺取安阳郡一战中,表现出的军事才能确实极为优异。

    在汉中不容有失的情况下,何泓如何选择,不言自喻。

    “汉中呢”

    季桓回道“汉中果然生了民乱,已有响应桢泉军者,一姓许名金的男子为头领,已迅速聚拢近数千人,正处于安康城之北。”

    这情况其实不大对头,汉中四面环山,基本不被中原灾情波及,且又盛产粮食,一直挺安定的。老百姓有吃有住就不会想反的,那为何短短一日,就有这么多人响应桢泉军呢

    答案是有人蓄谋已久,不断引导流民进入汉中郡。

    这人是王吉,桢泉军首领。

    其实王吉这名字,魏景挺熟悉的。此人投身于起义事业已长达十余年之久,大大小小折腾了快十次。短则一两月,千儿八百人;长则两三年,聚数万之众。

    不过此人狡诈且有些本领,每次起义军被剿灭前,他总能金蝉脱壳成功。

    许金是他的得力下属。

    魏景在得知束水攻沙一事后,就遣人至中原探听此人消息。王吉谨慎从不露踪迹,但这人是很有些班底,寻找这些班底也行。

    汉中郡确实是个好地方,且易守难攻又独立,魏景还在琢磨如何将对方视线引导过来,却不想,许金已经潜过去了。

    得,人家本来就是打这个主意的。

    于是引导免了,直接远距离监视即可。

    当然,上述这些不需要让庄寇二人知晓,他们只需要知道魏景目光长远,早早命人盯着汉中可以了。

    民乱有了,何泓那边也安排妥当了,只待东风一至,即可发兵。

    庄延寇玄二人心悦诚服,拱手道“主公英明”

    安排了粮草兵器等大小事务后,领了重要任务的庄延寇玄二人匆匆去了,季桓等人慢一拍,待二人离去后随即折返。

    继续议事,不过不适合庄寇二人在场了。

    魏景视线重新放到疆域图上,道“我欲先取益州。”

    没错,汉中只是第一步,他下一阶段的目标其实是整个益州。

    拿下益州,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彻彻底底站稳脚跟,不需要再左右顾忌,甚至对于身份暴露也不再像如今这般忌讳。

    魏景声音不高,落在人心头却如重锤,张雍陈琦等人面上不禁带上些许激动之色。

    一路筹谋至今,终于要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