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三章 拨云见雾谁指点 谈山论水吾擅长(下)(第2/4页)  兰若蝉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同行伙伴,何乐而不为哉
    翌日众人再次上路,直入齐鲁地界,在济阴打尖歇息。
    庆云一行人有魏王文牒,入驻的都是官驿,
    除了会有当地要员设宴“叨扰”,其余时间最是清净,既不虞有人打扰,更不用担心有小鬼觊觎。
    如今在济阴坐镇的是元氏宗室济阴王元抚。
    这个荒唐王爷在众人进城前就已经喝的烂醉,不知软倒在哪位美人的芳草溪间,这顿接风宴自然是泡了汤。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c点币
    不过庆云等人倒是乐得自在,在馆驿中用
    了便饭,闲聊片刻,各自歇息去了。
    哪知入夜时分,忽然杀声大哗,整个济阴城仿佛都沸腾了起来。
    庆云被强行从胎息中唤醒,气血受了些阻滞,心中烦恶,便推开窗棂想要透透气,
    却瞧见城中灯笼火把照得通明,显然是每家每户都被折腾醒了。
    什么事情能有这么大阵仗
    庆云略整了整衣冠,便出门询问驿吏,却被告知今夜有暴民夜入王府,把元抚的人头割了下来
    眼下全城已经戒严,由军方全权接管,所有人皆不得随意走动。
    没过多时,便有兵卒来了官驿,向众人仔细盘问一番。
    庆云等人虽有文牒,但是他们毕竟是外来人,一入城中便出了此等大事,自然是严查的对象。
    来人将他们身世,来历,近几日的行踪问了个底掉。
    当他们听说庆云,宗罗云,萧锋都来自南朝,而宗婆非又是燕北番人,便更是警惕。
    那为首的将官当场便告知诸人,在他们与洛阳方面查证清楚之前,庆云一行人概不得离开济阴。
    盘查结束以后,官驿门口已留了重兵把守。
    虽然无人再做滋扰,但众人也已无睡意。
    庆云象征性地打坐代寐,大概也就过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天还没有蒙蒙亮,第二批问审的人又到了。
    这一次领队的是济阴总捕头贾仁,
    他能在元抚这样不可理喻,喜怒无常的昏聩王爷手下混到眼下这个位置,自然也是个惯常见风使舵的官油子。
    庆云虎牢救驾的事情,在北国早已传开。
    贾仁懂得如何拿捏分寸礼数,不敢刻意刁难。
    但他还是在一大早就造访官驿,专门请来庆云,萧锋,宗罗云三名南人,想来必是有特别发现。
    贾仁的面色并不太好,并不是因为他在端架子,显然是一夜未睡,精神有些萎靡。
    可以想见过去的一夜对他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庆宗主此行是魏王亲自安排,下官对几位自然没有怀疑。
    只是眼下全城戒严,为了防止凶手趁机逃窜,暂时还不能打开城门。
    这次特别请几位过来,是因为我们掌握了一些凶手的线索。
    这场刺杀的策划者似乎是来自南朝的忽律。
    下官知道三位或多或少都曾与忽律军有些接触,不知可否为下官提供一些建议或者线索
    眼下这种局面,早日破案对大家都有好处。
    三位以为如何”
    敲黑板时间
    天空一声巨响,郦侯爷闪亮登场。许多人对于郦道元的印象大概只有那一本水经注可能还没有看过。对于他的生平甚至所属朝代都非常模糊。所以本作就有义务推广一下,郦道远,北魏世袭士族,因父亲去世的早,所以郦小侯爷在出仕前就已经袭爵了,是标准的寄情山水的官二代。不过郦道远文采非常好,他的水经注开创了游记的新写法,画面感极强,影响了其后数代文人。包括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石钟山记都有水经学的烙印。只是郦小侯爷的性子耿直,不太会做人为官,运气也不太好。跟的上司要么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