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6章 娱乐崛起(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华国家银行其实就是皇家银行拆分的产物。

    以后,皇家银行就是一家普通的私人银行,和金陵银行,松江银行差不多。

    吴长庆把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权,移交给了大华国家银行。

    皇家银行最霸道的地方,最犀利的武器,莫过于掌握了货币的发行。

    单单靠着这个权力,其实都可以掌控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势。

    而现在,吴长庆再次展现其大公无私的一面,把这个权力交给朝廷。

    货币发行权掌握在朝廷手中和掌握在皇帝手中,其实只是对将来的皇帝有影响,对吴长庆来说是没太大区别的。

    反正他现在可以做到真正的一言九鼎,货币如何发行,最后还是他说了算。

    至于皇家银行少了货币发行权会少赚很多钱,这个也没关系。

    反正吴长庆靠银行赚来的钱,最终还不是补贴给了各部门,他又花不了那么多。

    如今皇室成员少,花钱也少,可不像老朱家要养上百万人。

    把货币发行权叫给内阁,还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皇帝都做出牺牲了,其他权力被削弱的官员,自然也就不敢抱怨。

    要不然,那还像话嘛。

    这次改革,有些人的权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

    比如户部尚书钱桃理,如今他已经变成了财政部部长,形象点来说就是,他的权力变成了原来的四分之一。

    为了安抚他,吴长庆给他加了个伯爵的头衔,非世袭的。

    文官想要成为贵族不容易,这个贵族头衔,也算是一种补偿。

    其他权力被削弱的人,也都获得了类似的补偿。

    至于那些因为改革而权力得到提升的官员,自然就没有了。

    不过,吴长庆也承诺了,只要能够干出成绩,在以后都有机会。

    吴长庆打算在他们退休的时候,给一个非世袭的贵族头衔,这样既可以展示皇恩浩荡,又不会因此造就太多的贵族。

    反正到了退休年纪,基本上也没几年活头了,头衔又不是世袭的,死了就会被朝廷收回。

    百官们也都能看清这一点,但聊胜于无,有总比没有好。

    官制的改革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哪怕是基本框架已经确定,接下来也是一步步,循循渐进,而不是所有岗位一次性到位的变动。

    如果那样做的话,恐怕行政机构都要乱套了。

    要彻底完成这些改革,至少需要一年半载,甚至更久的时间。

    这种改革虽然注定会影响深远,但是对当前的影响却不是特别明显,所以,百姓其实都不怎么关注这件事。

    普通人,喜欢关注那种反馈很快的信息,或者说,他们更关注结果,而不在乎过程。

    还有一点就是,当前大华的新闻非常多。

    相比起那些有趣的新闻,朝堂的变动,就显得无趣的很。

    别说海外的各种战事,就连奥嘉娜的演唱会,其关注度也比朝堂变革高。

    听惯了大华歌曲的人,偶然间听一听外语歌,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大部份人都听不懂歌词,但没关系,单单是从旋律中,也能感觉出歌曲的质量。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好的旋律,无论用什么语言来演唱,那都是悦耳之声。

    而且,奥嘉娜的汉语说的也很不错,也经常唱汉语歌。

    她因为是个外来者,所以没有受到以前汉语歌曲的那种格式束缚,歌词写的非常直白易懂。

    简单来说就是,以前的汉语歌曲都是偏文艺,而她唱的是流行歌曲。

    太文艺的东西,艺术成就虽然可能更高一些。但是其受众,肯定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